||     科学研究

当前位置 :

       古生物及其相关科研工作是办好古生物博物馆的关键之一,也是博物馆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。我馆自2006年 正式筹建以来,一直将科学研究放在首要位置;主要从人才、成果、项目等入手,不断提高博物馆科研工作的总体 水平。

  近年来,博物馆在古生物科研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果,先后发表论文130余篇,其中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-英国 《自然》(Nature) 杂志发表论文7篇(第一作者4篇),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2篇, SCI检索50余篇;主编 专著8部;申请科研项目48项,获各类学术奖项23项,其中2009年入选“200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”和两院院 士评选的“2009世界/中国十大科技新闻”等。首次发现迄今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—“赫氏近鸟龙”、原始形哺乳 动物—“巨齿兽”及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植物“李氏果”等重要化石,为我国及全球鸟类起源、哺乳动物及被子植  物早期演化等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。与此同时,博物馆在“黑龙江K-Pg界线确定”、“我国侏罗纪最大恐龙--新疆巨 龙的发现”及“辽宁古人类研究”等领域也取得突出成绩。上述成果为展示我国古生物博物馆的科研水平、扩大国 际影响等发挥了重要作用。